生娃10年后我却依然害怕“妇科检查”!
来源:
亚盈体育
发布时间:2024-10-18 03:24:49
鸭嘴钳起源于1845年,历经变革,至今仍在使用,因其性价比高且使用效果好。
04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报告数据显示,70.6%的女性在过去一年内至少出现过一种妇科症状,但就诊率不高。
05专家呼吁,医生应更温柔地对待妇科检查,以消除患者的恐惧,延长患者的生命。
在如今只有狗血八卦才能激起网友们爽点的当下,这个没有一点瓜和料的话题能火速出圈,靠的就是共鸣!
就这个东西,“鸭嘴钳”,让所有生过娃、或者妇科检查的妇女都打寒战的“冷兵器”。
学名叫窥器,它最大的作用是撑开壁,使医生能够更清楚地观察到宫颈、等部位的状况。
常规的妇科检查,产后复查,HPV筛查,宫颈发面的不适或者炎症,还有妇科手术等等,都要使用到这个工具。
因为鸭嘴钳总给人以“受刑”般的体验,所以明明是为女人的健康负责的妇科检查,可每个女人在接受检查时却都要拿出
也因此,我们很多人都因为抗拒鸭嘴钳而宁愿拖延自己的病情。就像前阵子我的小助理小C得了
,硬是拖到实在痛得熬不下去了才去医院,结果还被医生数落了一通:“怎么隔了这么久才来,都拖成盆腔炎了。”小C话到嘴边又塞了回去,作为中年妇女再和医生说自己是因为害怕被塞鸭嘴钳才不来的,不但不会得到医生的共情、反而更可能会遭到冷嘲热讽:“你娃都生过了,还搁这装矫情......”。
。而所有女人都曾在心里想过或问过:做妇科检查是非要用鸭嘴钳不可吗?到底有没有有更舒服人性化的替代方案?
终于迎来了一个可以大大方方把这件“私密事”摆上台面来谈论的年代。我更想说,
不是所有的痛,因为习以为常,因为大部分人都会经历,我们就必须要忍着,必须要保持沉默。
“鸭嘴钳”能一夜之间引爆热搜,最主要的起因,是博主“山shan羊”在小红书上发了一段视频,讲述自己对“鸭嘴钳”的困惑。
平时我们在妇科检查中,因为隔了一段距离,就只能看到医生掏出它,在埋头操作。
但这个看上去就让人心生畏惧的器具,实际上又是怎么“侵入”,接着让我们“痛苦不堪”的呢?
为了弄清楚自己到底会经受了什么,“山shan羊”网购了一个小号的鸭嘴钳,演示了一下检查过程。
撑开之后,若需要采集分泌物,医生会用一根长棉签,从鸭嘴钳中间伸进去取样。
她不理解,女性的私密部位这么脆弱,检查器具和方式却有些“粗暴”,难道就无另外的更温柔的替代方案吗?
这段视频,在小红书上获得了二十多万赞,可见妇科检查过程中遭到粗暴对待,是所有女同胞心底的“阴影”。
只是在此之前,很少有人把这件事拿出来讨论,更不会有人把“疼痛”的过程这么具象的呈现出来。
生病本来就让人难受,去做检查,还要面临巨大的心理上的压力、和身体的疼痛感,可谓伤上加伤。
但既然,“鸭嘴钳”给女同胞带来的难看和疼痛是公认的事实,那有无另外的的替代方案呢?这个器械就不能做得更人性化一些吗?
最早的鸭嘴钳,是1845年由美国外科医生西姆斯(J. Marion Sims)发明,当时长这样,被称为“西姆斯窥器”。
因为,为了一直在改进窥器的效果,西姆斯“购买或借用”了被奴役的黑人女性,在不打麻药的情况下,拿她们做医学实验,严重违反了医学伦理。
1870年,法国外科医生库斯科(Édouard-Gabriel Cusco)发明了库斯科窥阴器,和我们今天使用的鸭嘴钳相差无几。
在长达150多年的时间里,鸭嘴钳的外形并没发生太大变化,只是在材质上有所区分。
现在的鸭嘴钳除了金属材质外,还有塑料、硅胶等材质。能使用这么长时间而不被淘汰,鸭嘴钳自然有它的优势。女性的后壁比前壁要长一两厘米,鸭嘴钳的两片“鸭嘴”也是一长一短。
打开之后,短的叶片撑起前壁,长的叶片推开后壁,这样,和宫颈就能充分地被暴露,便于医生观察有无病变。
女性的宫颈差不多有一个冬枣那么大,而且,内壁有很多皱襞,如果没有完全撑开的话,医生就特别难看到和宫颈的全貌,不利于诊疗。
同时,鸭嘴钳还能起到一个固定的作用,当医生做宫颈筛查的时候,需要刮一下宫颈内部,固定好的话,取样会更顺畅。
医学界也曾尝试过对鸭嘴钳做出改变,比如在上面安装软硅胶或推进器,但最后发现,会让检查准确度产生偏差,于是便没有实施。
纱布、棉签、窥器等都属于医用耗材,是算在医院的隐性成本里的,不会对患者收费。
金属材质的鸭嘴钳,消毒之后可以重复使用;塑料材质的鸭嘴钳,只需要几块钱一个,成本很低。
比如内镜,不放置窥器、不扩张宫颈,能轻松实现真正的“无痛无创”,还能将壁和宫颈显示得清清楚楚。
唯一的缺点,就是贵。做一次内镜检查,大概的费用在800—1500之间。
所以,要论“便宜又好用”,鸭嘴钳在这个赛道上没有对手,它也就被一直沿用至今。
其实,如果医生按规范使用鸭嘴钳,并且和患者温柔地沟通,是能非常大程度上减轻鸭嘴钳带来的疼痛感的。
给大部分患者留下心理阴影的,不是鸭嘴钳本身,而是医生粗暴的手法和不友好的态度。
豆瓣上有一个叫作“代表月亮消灭妇检阴影”的小组,超过四成的发帖者讲述自己的“妇检阴影”。
想象一下,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,患者要脱掉衣物,将自己完全暴露给一个陌生的医生,忐忑地接受检查,心里自然会害怕。
而在这种环境下,当你表现出紧张,尴尬,被器械“侵入”后的不适,医生因为不耐烦,因为觉得你不配合,太矫情,随之出口的每一句话,都会让我们觉得很受伤。
有的医生护士,一听说患者有性生活,便流露出鄙夷的神色,仿佛患者做了什么伤风败俗的事,不配得到尊重。
但实际上,生殖器官和其他的身体器官,如肝脏、胃、心脏等,没有一点区别。
每个人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不同,就算有性生活,甚至顺产生了孩子,也不意味着就不会感到痛了。
倘若在痛的同时,还要接受医生怀疑、轻蔑态度的“审视”,患者会对妇科检查更加抵触。
由此引发的最严重的后果是,明明察觉到身体不舒服,却不愿、不敢去医院检查,小病拖成大病。
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的《中国育龄女性生殖健康研究报告2022》显示,在一份对来自31个省市的3153名15-49岁女性的调查中,有月经周期不规律、及白带异常等妇科症状的女性占比70.6%。
然而,如此高的患病率,患者的就诊率却不高。所有受访者中,高达70.6%的女性在过去一年内至少出现过一种妇科症状,其中仅有57.8%的女性在出现症状后选择就医,且有六成以上女性最终被确诊患有妇科疾病。
在未就诊对象中,有19.4%的人不处理,有80.6%的人选择自行处理。
事实证明,进行妇科检查的痛苦,慢慢的变成了女性患者就诊的阻碍,这是医生都不愿看到的情况。
我们都理解,医生每天要面对大量患者,为了更好的提高检查效率,很多时候无法做得尽善尽美。
只是,医生的温柔态度,的确能让像鸭嘴钳这样“侵入式”的医疗器械,变得不那么难以忍受。上海市同仁医院妇产科医生孙旖,经常在B站、微博里分享妇产科的相关知识。
2019年,一位患者慕名找到孙旖,请她为自己做妇科检查,因为她“手法很轻柔”。
之后不久,一个老人走进孙旖的诊室,笑着说:“我孙女之前在你这儿做了检查,她说你手法好,一点都不痛,我特地挂了你的号,也来做个检查。”
孙旖还碰到过一个月经周期紊乱的患者,因为之前在做妇科检查时留下过阴影,患者在长达七八年的时间里不敢做检查。
找到孙旖做宫颈防癌筛查后,患者被确诊为早期宫颈癌。假如发现得再晚一点,后果不堪设想。